复旦欢迎中国籍留学生直博,专家反驳“不公平说”
来源:九派新闻
2月9日,不公平说复旦大学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名为“面向海外一流高校,复旦反驳中国籍优秀本科毕业生可来复旦直博”的欢迎午夜艳客文章。
文中提到,中国直博专为拓宽博士研究生优质生源渠道,籍留提高人才选拔质量,学生复旦大学2025年继续面向海外高校中国籍优秀本科毕业生招收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不公平说
上述招生文件一经发布,复旦反驳引起热议。欢迎有网友认为,中国直博专该政策能帮助培养高精尖人才,籍留也有网友认为:“留学生多是学生学习差的有钱人,这种招生方式不需要经过全国统考,不公平说午夜艳客增加了不公平的复旦反驳可能性。”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陈志文反驳了不公平的欢迎说法。“其招生方式和国内的原则一致,即申请考核制,一开始就不确定导师,也是导师集体面试,最后相互选择,公平风险更小一些。也不要把留学生和‘混文凭’‘有钱’简单地画等号,出国留学是我国拔尖科技人才重要成长通道之一,你能说杨振宁、施一公不爱国,没给国家做贡献吗?”
公开数据也佐证了这一观点,据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写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蓝皮书(2023~2024)》,2023年新晋两院院士中,81.4%新晋中科院院士,39.2%新晋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海外留学经历。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截至2023年,70%以上的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40%的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70%以上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及超过半数的三甲医院院长,均为留学回国人员。
陈志文还指出复旦此举有着重要的国际政治背景,国家的胜负在于高精尖人才,DeepSeek就是一例,只要人才在,技术突破只是迟早的事。因此,美国等西方大国在人才培养方面对中国实施了一系列遏制政策,对中国学生赴美学习理工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尖端领域进行严格限制,甚至拒绝发放签证。这种“掐尖”策略导致许多中国学生在完成本科后无法继续深造。
复旦大学的直博政策正是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回流的重要举措。“这种时候,我们得把这些优秀的孩子接回来,让他们在这些重要领域继续深造,为国家做贡献,是不是?”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