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9 08:52:05 来源:重义轻生网 作者:知识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这种“合作”关系从表面看是公职一种“挂证”行为
背后隐藏的却是受贿行为
4月2日,重庆市纪委监委披露了一则公职人员违规“挂证取酬”案例:罗某是象正某区一家公立医院外科科长,2020年7月至次年12月,被严一分钟性教育他在医院工作期间,肃查违规将个人的公职执业药师注册证挂靠在某药店,作为该店正常营业的象正重要资质。罗某每月从该药店获取500元的被严报酬,累计获利9000元。肃查2024年8月,公职一分钟性教育区纪委监委在医药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检查中,象正发现罗某的被严该问题线索。
“你未经组织批准将证书进行挂靠,肃查还违规获取报酬,公职本质上属于违规兼职取酬,象正既违反了《执业药师注册管理办法》,被严也违反了党的廉洁纪律。”核查组指出了罗某违规“挂证取酬”的行为本质。2024年12月,因违反有关规定挂靠证书获取非法利益,罗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挂证取酬”是指行为人将职称、职业资格证书等挂靠至非供职单位名下,实际未到挂靠单位工作而获取报酬的行为。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常务理事、华东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教授魏昌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公职人员违规“挂证取酬”是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一种表现形式,披着“以劳取酬”“以技取酬”的外衣,掩盖“以权取酬”这样一个实质和交易关系。交易重点在于“权”,而不在于“证”,也不在于“术”。这种行为违反廉洁纪律,扰乱了行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也滋生了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的土壤。
相关文章